「匈牙利: 布達區」走訪聯合國文教組織,世界文化遺產:「漁夫堡 Halászbástya」& 沿途造訪「匈牙利總統府 Sándor Palace」與「馬蒂亞斯教堂 Nagyboldogasszony-templom」/ 彭孟嫻 Jessica Peng
匈牙利布達佩斯,是由布達佩斯橋,把左右兩岸區分,一邊是(布達區:Buda),也就是所謂的古區/貴族生活區。橋的另外一邊東岸是(佩斯區:Pest),也就是所謂的新區/現代區。
位於布達佩斯「布達區」的漁夫堡,在1987年被列為聯合國文教組織世界遺產。
在此所說的漁夫堡,其實真正的翻譯是「漁夫堡的堡壘」(匈牙利語:Halászbástya,英文廣稱:Fisherman’s Bastion,中文也普遍稱為「漁夫堡」,或「魚人堡」)。
「漁人堡」之所以有“漁夫”這個字,是因為漁夫堡在過往的年代被稱為「漁民的堡壘」,也與漁民工會有歷史淵源。漁民在中世紀,會把商品帶到附近的魚市場。漁民工會在匈牙利的歷史扮演舉足輕重的地位,因為匈牙利漁民工會勇敢的保護城牆內部的一切。
漁夫堡建築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曾經受到戰火的催殘,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,陸續完成重建。漁夫堡的建築有尖塔、列柱、迴廊的建築風格,這樣的新哥德式建築 &羅曼復興式建築的觀景台,讓各國觀光客趨之若騖。更讓人歎為觀止的是,站在漁夫堡壘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布達佩斯的景色。
漁夫堡的遊客人數,我只能用“人山人海”來形容,因為慕名而來的遊客來自世界上的不同國家。漁夫堡的建築地理位置在山上,多數遊客停車在山下的停車場,然後可以步行至漁夫堡壘。前往漁夫堡的上坡路,以及離開漁夫堡的下坡路,都蠻好行走,因為匈牙利布達佩斯城市在這區域的路段修建的特別好。
匈牙利布達佩斯「布達區」:漁夫堡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)
匈牙利漁夫堡 Halászbástya 的側面全景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)
從山下停車場步行至漁夫堡中途所見到的「匈牙利總統府官邸Sándor Palace」以及「哨兵交接」:
在我造訪漁夫堡的當天,從山下走到山上的沿途,看到許多漂亮的住宅,當我看到布達區當地居民生活的日常,更讓我有一種想在那裡住一段時間的渴望。布達區的住宅區有一種靜逸的氛圍,讓我特別喜歡。我是一個喜愛寧靜住宅環境,但是卻又常常喜歡探索不同景點的人。其實,人在生活中,「靜」與「動」完全是不衝突的,因為工作與寫文章的時候「靜」,外出與旅遊的時候「動」,都可以在生活中自然交織。
從半山腰的停車場,沿著階梯往上走,走了一段距離,就可以看到匈牙利總統府官邸。匈牙利位於布達區的總統府官邸,又稱之為「桑多爾宮」(匈牙利語:Sándor-palota)此處的總統府,位於布達區古堡區的布達成保健族群旁邊,總統府官邸並沒有豪華的外觀,讓人感覺匈牙利元首的低調。或許是匈牙利經歷太多歷史的波折,讓匈牙利以這樣樸實無華的建築來呈現出元首的品味。
除此之外,在總統府官邸前,有固定時間可以觀看匈牙利總統府前的「哨兵交接」。對於哨兵交接,我似乎特別有興趣,無論在捷克、波蘭、英國,我都會剛好在看到哨兵交接,或是特別注意哨兵交接的時間。匈牙利總統府(官邸)的哨兵交接,沒有大陣仗的儀式,取而代之的是“簡單且莊嚴“的簡單儀式。在哨兵交接的儀式中,讓我感受到哨兵交接步驟的井然有序,尤其讓我感受每一種看似單調的工作,當中都有其意義與紀律。
匈牙利總統府官邸(前往漁夫塔行經匈牙利總統府官邸)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)
匈牙利總統府官邸(前往漁夫塔行經匈牙利總統府官邸)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)
馬蒂亞斯教堂Nagyboldogasszony-templom
抵達漁夫堡的同時,也同時看到在漁夫堡壘前方廣場的「馬蒂亞斯教堂Nagyboldogasszony-templom」。
馬蒂亞斯教堂 Nagyboldogasszony-templom 已經有一千年的歷史,它最初建於1015在,此用羅馬是風格,之後在14世紀哥特是風格建築盛行,因此也加入哥特式風格。馬蒂亞斯教堂在15世紀曾經布來的勝母教堂被改為清真寺,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土耳其當時入侵匈牙利。隨著歷史的前進,到了17世紀之後,布達被奪回,之後又成為匈牙利天主教會。
馬蒂亞斯教堂 Nagyboldogasszony-templom 在匈牙利歷史可以說是重要的精神敬仰。
目前馬蒂亞斯教堂平日有文化與藝術的合唱團與管弦樂隊,以及音樂會和音樂活動。這樣的音樂活動在17世紀之後,這三百年來,隨著教會的活動,增加許多古典音樂曲目,在匈牙利,有著專業的管絃樂團,以及業餘的合唱團。當中管弦樂團的每年演奏包含復活節、追悼會、喪禮、婚禮、慶祝活動)
馬蒂亞斯教堂Nagyboldogasszony-templom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)
馬蒂亞斯教堂Nagyboldogasszony-templom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)
漁夫堡壘 (匈牙利語:Halászbástya) 的等待:
在漁夫堡前的廣場,有太多的觀光客排隊等著要上階梯,因此我為了閃避人潮,就在漁夫堡的入口處廣場欣賞四周的景觀,並且拍照。其實漁夫堡的入口廣場特別有特色,除了有馬蒂亞斯教堂,還有周邊的特色餐廳小店。
我雖然選擇延遲登上「漁夫堡」,但是我也因此可以有機會更好的觀看附近人文景象。我在漁夫堡周邊的匈牙利特色燒烤餐廳的前面買了飲料小坐一會,我所坐的位置,剛好可以看到前方的馬蒂亞斯教堂,以及右方的漁夫堡。除此之外,我也可以在那個座位看到來自世界各地觀光客的一舉一動。
漁夫堡入口處前方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)
漁夫堡周邊的燒烤餐廳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
漁夫堡以及馬蒂亞斯教堂的周邊,也有許多紀念品販賣小店(下圖),我感覺特別的是,許多小店都在門口掛上乾辣椒作為裝飾,這也是跟匈牙利的紅辣椒粉聞名世界有關。我在還沒有造訪匈牙利之前的很多年,偶而烹調西式菜色,常常會用到匈牙利的紅辣椒粉,那種具有特殊的辣椒香味,但是辣味又不至於讓味覺出現辛辣的舒服感,是匈牙利辣椒粉的特色所在。去年兩次造訪匈牙利,讓我發現匈牙利的辣椒,也有很多不同的辣度,而且辣椒種類各式各樣,這也讓我感覺在匈牙利探索辣椒食材是一種樂趣。
漁夫堡以及馬蒂亞斯教堂的周邊紀念品販賣小店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)
在餐廳與紀念品商店周旋了一下,等到爭先恐後的觀光客上了漁夫堡之後,我就可以有多一點“空間”逐步地往漁夫堡。在我一步一步慢慢地走上漁夫堡,也就有更多的空間感受漁夫堡的風采。我在漁夫堡的當天,風情日麗,並且陽光普照,讓人感覺非常神清氣爽。但是陽光似乎讓拍照有些影響,還好有漁夫堡的城堡處,有遮陽的地方,可以觀景,也可以遮陽,更可以舒服地拍攝漁夫堡遠景的風貌。
在旅行的過程中,多數遊客對於古蹟有更多的青睞,但是這也就造成遊客擁擠的現象。尤其匈牙利漁夫堡又是世界文化遺產古蹟,人潮更是眾多。所以,對於這樣的情形,如果時間允許,我會讓自己先避開遊客,在旁邊略等一會,在等的過程,剛剛好可以讓自己有些旅遊喘息的空間,也讓思緒能夠得到更多的感受。更重要的是,在古蹟景點周邊,有更多的當地“人文”特色,也是讓我很享受的探索部分。
「漁夫堡」(匈牙利語:Halászbástya)的美,不是只有“堡”,而是從高處所看到的“景”:
登上漁夫堡,雖然只是一小段階梯,但是登上漁夫堡所看到的景,真的讓我體會到所謂的「眼界要廣」。
因為站在漁夫堡,可以把布達佩斯整個城市看得非常清楚。無論是布達佩斯橋的「布達區」(漁夫塔所在地),或是橋的另外一側「佩斯區」,都可以在此處一覽無疑。
這樣的視覺寬廣眼界,讓我能夠把之前在布達佩斯不同景點的“片段造訪”,立即在腦海中“整合完整”。
這種感受正呼應「眼界要廣」的心態。很多年前的過往,我認為人的眼界要高,但是這幾年我發現,眼界高並不重要,更重要的是「眼界要廣」。
登上漁夫堡往下瞭望,真的不得不讚嘆漁夫堡的地理位置,真的是得天獨厚。匈牙利漁夫堡的歷史意義,加上古堡美景,真的讓人感受到特有的異國風情。從漁夫堡的觀景台可以看到布達佩斯的城景,而且甚至可以清楚地看到匈牙利國會大廈,以及布達佩斯橋(下圖)
當我把手機的鏡頭拉近,更可以看到當地附近居民住宅的清晰圖像(下圖),這讓我揣摩“如果”我住在附近,那我的生活又會出現什麼樣的經歷?
漁夫堡觀景台往下方周圍拍攝的風景,可以看到國會大廈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)
漁夫堡觀景台以遠鏡拍攝,可看到的住宅區(彭孟嫻 Jessica Peng 拍攝)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 to 彭孟嫻 Jessica Peng
彭孟嫻 Jessica Peng 版權所有
彭孟嫻 Jessica Peng官方網站 : www.jessicapeng.org
書籍著有《克服倦怠》、《職場霸凌》、《戀愛脫單魅力學》、《不怕離婚,再說 I Do!》
天下雜誌『換日線』彭孟嫻 Jessica Peng 專欄列表
YouTube :彭孟嫻 Jessica Peng / @jessicapeng888
彭孟嫻作家生活 Instagram:@jessicapeng888